杏彩登录注册网页版:围观苏联航母追踪美舰那些渔船真的只是渔船那么简单吗

2024-02-26 06:05:23 1

  据说,在我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区,美国电子侦察船前面放下拖拽式声纳,中国渔民就开始在后面捞,捞上来就割断连接线,回家卖钱去了。于是乎,老鼻子的人看到这出发财的营生,鱼都不打了,满世界找美国间谍船,专门跟着美国间谍船发财。美国侦察船一来,后面就有一批中国渔船跟着,管你扔下什么探测设备,只要下了水,上去就捞。无奈,美军只得在船上涂上一条大大的标语-----声纳无铜,捞走无用!

  上面这张图已经被证实是网友的P图,但是,美军舰船常常遭遇中国渔船围观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美军猜测这些渔民是号称“第二海军”的海上民兵,不过,自从能够常态化巡航大洋的大型远洋侦察船服役后,海军侦察渔轮部队已经极少进行目视范围内的侦察活动。上图围观美军无瑕号“侦察船的渔船是真的渔船,上面的也是如假包换的渔民,但渔民们对这种围堵外军舰艇的活动十分热心,美舰每次进入专属经济区必被“围观”,这不仅体现了广大渔民拳拳爱国之心,而且万一不小心捞到美军的什么东西,比如先进的鱼雷什么的,交给有关部门后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

  中国拥有多达数十万艘渔船、1400多万船员的世界最大的渔船队,绝大部分都是民用,但是,这其中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属于海军。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当时,司令部连张爱萍司令员在内只有13个人,5辆吉普车,家底就是刚刚在江阴起义的海防第二舰队及后续起义的江防舰队等舰艇。在向全国进军的战斗中,不可避免地要有许多跨海登陆作战,而新生的人民海军舰艇有限,于是将许多渔船加以改装,在渔船上配置陆战火炮、机枪,这些武装渔船与海军有限的舰艇配合组成火力队,掩护同样由大批渔船的组成输送队运送解放军登岛作战。

  在早期,大多是由具体实施登陆作战的陆军部队将渔船临时武装,并未列编海军部队建制。1950年9月4日,华东军区海军决定以第4、第5舰队所属炮艇大队等部队为基础组建吴淞(后更名嵊泗),舟山,温台三个巡防大队,主要列编的是日制25吨内河炮艇和美制小型登陆艇,吨位小火力弱,面临的是繁重地护航护渔及掩护陆军部队登岛作战等任务。为了适应海防斗争的急需,加速扩建海上巡逻兵力,华东军区海军将一批民用的渔轮改装为巡逻艇,分别补充到上述三个大队,这批渔轮主要是美式和日式,主要规格是40、75、100吨级别,而起到较大作用的是日本渔轮。

  日本侵渔由来已久。甲午战争之后,随着中国海权的逐渐丧失,日本渔民开始肆无忌惮地进入中国渔场实施捕捞作业,而中国渔民的旧式木帆船竞争不过日本的铁壳渔轮,大多生存艰难。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曾横行于中国渔场的日本渔轮也一并被驱逐了出去,盟军一度下令日本渔民只能在日本领海内捕鱼。

  美军占领日本后,由于日本民生凋敝,粮食紧张,1946年初,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向中国提出,希望允许日本每年派遣40艘渔船到中国、琉球群岛和朝鲜水域捕鱼,政府自然不能不听米爹的话,批准了这一请求,同时也提出日本船只不得进入北纬29°至32°之间,东经123°以西地区,或中国海岸线海里内捕鱼。但是在美国的暗地怂恿下,日本的一些渔民经常无视协定,私自进入中国海域违法捕捞。此时忙着打内战,除了个别海军官兵奋起驱赶日本渔船外,并未有效地组织护渔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海上对新中国采取了“半月形包围圈”的策略,日本再次充当棋子。当时,日本受美国指使,坚持与中国为敌的政策,趁着人民海军处于新建,力量还不能完全控制海区的时候,利用大量的渔轮,在其海上保安厅监视船直接掩护下,入侵中国沿海进行捕捞。同时,趁机为美军和方面搜集沿海气象、水文及军事情报,充当帮凶。日本往往聚集几十条甚至数百条渔船,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闯入中方渔场,损坏中方渔民网具,使用武器袭击中方渔船致使中方渔民不敢出海生产,大大影响了中方渔民的生活,危害了我国的海洋权益。甚至还有用武装船只伪装成渔船,强行靠帮中方渔船进行特务侦探活动,探听军事行动,窃取军事秘密,散播宣传画等,有的甚至向中方护渔舰艇射击。

  从1950年起至1954年4月,华东海军在各地公安、水产公司的配合下,在积极护渔行动中陆续拘捕了32艘日本渔船,其中23艘船况较好地没收改造为军用巡逻炮艇,这批渔船改装的炮艇命名,艇号主要有601---630,701--730,还有些是四位数如6623等。

  1954年4月15日,中国渔业协会和日本渔业协会就东海、黄海的渔业问题举行谈判,签订了关于东海、黄海渔业关系协定,将日本渔轮限制在禁渔线外。然而,在之后的年月,日本渔船侵渔事件仍时有发生,据统计,从1950年12月至1965年12月,东海舰队(包括华东军区海军)在舟山和长江口附近领海中,先后驱离从事侵渔和不法活动日本渔轮317艘,拘捕侵渔的日本渔轮48艘、船员578名。对拘捕船只,除释放9艘外,其余予以没收,船员全部交由地方政府审查后遣返。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日本渔民侵渔现象逐步减少,人民海军的打击侵渔也趋于缓和。

  华东海军三个巡防大队的主力是日制25吨炮艇,装备的是日制13毫米机枪,为适应海防斗争,华东海军尝试改装,将日制25毫米炮、美制20毫米炮甚至苏制37毫米战防炮搬上炮艇,由于艇本身吨位小,更大的炮难以装上。

  海战英雄、温台巡防大队长陈雪江去上海开会看见这批因进犯舟山渔场而被我国扣留的日本渔轮。一看见这种形似军舰,浑身铁甲的渔船就喜欢上,比起自己手中的炮艇来,这种轮船吨位大(排水量100吨)、机器新且性能好、速度快,一旦装上武器远比小炮艇强得多。他当时就建议华东海军司令部改装这批日本渔轮充实部队。

  这批渔轮的改装也是一波三折。刚开始的改装方案是:舰首安装一门37毫米口径战防炮,舰尾安装一门57毫米口径战防炮,两舷各安装一门25毫米口径机关炮。然而,改装后第一次试验只发射了三发57毫米炮弹就宣告失败,驾驶台玻璃、船舱里的电灯泡、暖水瓶等都被震碎了。由此,技术人员的观点是日本渔轮不适合安装57毫米炮。然而,陈雪江很快动起了脑筋,自己动手绘制改装图,就是将57炮与37炮调个位置且尽可能将炮座安装在远离驾驶室位置。试验获得了成功,这16艘武备强悍的渔轮改炮艇极大地加强了巡防大队的实力。

  改装后的渔轮火力相当可观,607号改装炮艇曾在海战中击伤海军排水量近千吨的“永”字号军舰,而在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海军更是在日本渔轮的前甲板加装了两座苏制“喀秋莎”16管132mm火箭炮,使得这小小的100吨渔轮的武备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准确猛烈的火力支援。

  五十年代早期,这批渔船改炮艇担任了大量护航护渔任务,参加了解放沿海岛屿等多次战斗任务,功勋卓著。尽管如此,9节的航速作为战斗舰艇还是太慢了,所以在52甲/53甲炮艇成熟后它们很快退居二线。

  这批没收的日本渔轮除部分改装为炮艇外,其余的则转给各国营渔业公司,成为了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最早的能出远海的钢壳拖网渔轮,为恢复我国的渔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华造船厂1954年建造解放后第一型国产渔船提供了参考。

  海军渔轮部队虽然在50年代后期转入二线,但是他们执行的是更为艰苦和艰险的工作,奋战在隐蔽战线,因此,渔轮部队在海军中也是神秘的存在。看看下面这段回忆录:

  天黑后,没见兄弟部队前来,却来了几艘破渔船。靠好码头,弟兄们才发现原来是在港外抛锚的那几艘三无渔船。从船上下来一帮皮肤粗糙悠黑的渔民,长短不一的头发好似一帮外国难民,那几个领头的船老大更是一张张饱经风霜的太婆脸。渔港弟兄们去的多了,可这渔船到军港来补给还是第一次见到。

  弟兄们天性好奇,觉得新鲜有趣,便前去围观。真是开眼,破船加破渔网也能捕到如此众多的好东西。有嘴馋的弟兄上前讨教,那些伙计到也大方,随手扔下几件稀罕货,弟兄们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随几个弟兄上渔船参观,真是佩服,真不知在如此狭小的空间渔民们是怎样工作生活的。正准备返回,发现那船老大好生面熟,四眼相对,仔细分辨,从那张粗糙的老脸上看出他居然是是久未谋面的自家弟兄......

  军用武装侦察渔船其武器多数是轻武器,甲板上没有固定武器,和民用渔船比较就是甲板上的天线多一些,主要用途是电子侦察和抵近目视侦察,无武装。军方渔船发生海事都是国营公司代为出面处理。

  从船老大口中得知,当年那六七个弟兄就是被分配到了这支渔船队,平时主要工作就是 捕鱼,与渔船无区别,但船上的所有船员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海军官兵。他们一般情况下不进军港,甚至连军装也停发,都折合成钱交由个人去买些渔民常穿的衣服。别看他们从来不穿军装,在特殊情况下,这帮弟兄就会去执行常人难以想象的任务,危险性极大。或许是码头人多嘴杂,看出船老大不愿多说,只是神秘地告诉老。